小炫媽媽 "在語音中常聽到老師講以下三個名詞:習得、精熟、類化。
將這三個名詞用範例說明的方式讓大家更了解。
第一個和第二個例子是老師的話,第三個例子是我自己的領受。
DTT桌上教學的三階段:習得Acquire→精熟Mastered→類化Generalization。
範例一:玩玩具
習得Acquire:
孩子在主教者的教導下,習得一個玩玩具及分享的觀念。
精熟Mastered:
在一個你能控制的環境,例如在家裡。
你找一個孩子來你家,跟你的孩子在玩同樣的玩具。
你的孩子能不能把acquire他知道的概念,從母親的退去,延伸、能運用到現在在你家中和他一起玩耍的小孩子的身上。
類化Generalization:
孩子去一個完全不是他能控制的環境,或許到別人家,這個家是他第一次去的,或許是一個他從來沒有接觸過的環境。
他可不可以從家中,跟母親和跟另外一個小孩子所習得的經歷,能運用到、類化到一個他完全失去控制的環境?
例如面對他第一次看到的玩具和環境,他一樣能表現出分享的行為。
範例二:認識狗
習得Acquire:
孩子在摸到狗的玩具後,你讓孩子坐下來,圖片教學第一張就是狗,孩子認識狗。
精熟Mastered:
小孩能認識狗的特徵,他能精熟狗。
說他能精熟的原因,就是他知道小吉娃娃、大狼狗,或毛茸茸的像齊天大聖狗、或是大丹狗,小孩都能看得出來這些都叫做狗。
類化Generalization:
如果今天我把他帶到公園,也就是超出你所控制的環境,然後孩子看到一個東西,這個東西叫做汪汪,孩子馬上就知道這是狗。
範例三:操練黃金四原則
習得Acquire:
孩子在主教者的教導下,習得黃金四原則。
精熟Mastered:
你教了孩子黃金四原則後,請你的家人(例如阿姨)在家裡(環境不變)操作一次(教材不變,都是生活中的要求行為),他的阿姨知道這孩子要給多一點時間等候回應。(對象由媽媽變成阿姨)
類化Generalization:
你教了孩子黃金四原則後,帶孩子去餐廳用餐,當服務員送來一杯水或餐點時,孩子能在領受物品之後,主動給予眼目注視並說謝謝。"
小炫媽媽 "Acquire習得:
孩子在主教者的教導下,習得一個新的觀念。
Mastered精熟:
環境不變。
教材不變。
但是對象換了,對象知道孩子有特殊的需求。
類化Generalization:
環境變了。
教材變了。
對象也變了,對象不知道孩子有特殊需求。"
語音請參考此篇:瑾心老師的黃金三原則與DTT教學的三階段:習得-精熟- 類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