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    我也請問關於負增強的問題

 

"前因A:要求孩子飯後收拾餐具、整理餐桌。(我的教學目標是能負責、參與家庭勞務分工)

行為B:躺在地上滾來滾去。

後果C:我雙眼直視他,冷靜地說「你要坐起來,坐好,說『我不想做』,我就會知道你不要收餐桌。」「我不接受你躺在地上滾來滾去。」

(當孩子坐起來之後)

「家人就是要互相幫忙,你如果不要整理餐桌,你就去刷廁所。」

 

孩子的行為功能:逃避

 

孩子的喜好說明:孩子也很不喜歡刷廁所。

 

我的心理歷程(然後決定了我的後果C):我了解到孩子的行為功能是逃避,我忽略這個行為功能;但是我立刻介入她的問題行為(我希望他學會正確的商量/溝通方式)

 

 

 

請問老師:

 

1.以上的忽略和介入方式是對的嗎?

2.以這個例子來說,我同時教了兩樣東西:參與家庭分工以及正確的商量方式。那麼在何種情況下,會希望一次只介入一個行為?因為老師說「在了解孩子的行為功能是注意力、逃避、拖延的情況下,可以用忽略與介入方式。」

3.若孩子也討厭寫數學,但以這個例子來說,刷廁所的選項是不是會比寫數學更好?因為刷廁所能符合前因A,也就是我的教學目標?

 

"

Autism Awakenin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分享 for Kid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