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w    "老師,一直在思考如何正確地將負增強運用到兩歲半的幼兒身上。孩子常在學新的東西時有問題行為。他討厭教好幾次學不會。

這是前天發生的事:

A:媽媽教他做thumbs up的動作幾次後他學不會。

B:後退,倒在地上踢腳。

C:媽媽拉他起身,不理會他的行為,教他做peace sign(還沒學會的另一個精細動作)。等他平靜下來再做一次thumbs up教學。只要求他有意圖做動作就鼓勵並結束教學。

孩子動機:逃避挫折

教學目標:一開始是教模仿手指精細動作,問題發生後想教調整行為

我沒有教他仿說『媽媽教我』等,因為我判斷他的動機是逃避挫折並不是因為自己想學而學不會想要我教。所以我用另一個精細動作的教學來引導他自我調整情緒。

另外我檢討自己沒有給足夠的提示,沒完沒了的教學讓他感到挫折。今天同樣的狀況又發生,我在行為一出來就立刻介入,他的問題行為就馬上終止了。

對幼兒的教學請問老師以上的做法對嗎?

另外,您的教學第一步要求的絕對服從,例如,好好的坐在椅子上,眼神接觸等。在權柄還沒有完全樹立前是不是應該用正增強來做而不是負增強?但是老師說過如果教學已經過了34個月(我自己在家教)就不能只停留在正增強。

我想到的負增強是例如跟他說「不坐好那去走平衡木」。不過他能運用的抽象負增強不多。如果是實際物品,例如「不坐好就不能玩樂高(逃避失去樂高)」。這是正確的負增強操作嗎?

另外,如果換個說法,「坐好就有樂高」是否非正增強而是賄賂?對於正增強和賄賂的區別還是不太清楚。

謝謝老師。"

 

Autism Awakening

    

 

Autism Awakening

    

 

Autism Awakening https://www.dropbox.com/s/ghd76pmh40jvh7c/Autism%20Awakening_201503040729.aac?dl=0

 

Autism Awakening "

台灣的出版商一直跟我講現在台灣的人讀書的習慣不好; 要花腦筋的書, 除了 教科書之外都不讀; 賣得最好的就是跟美容有關的書. 可是這是關於你的孩子啊, 不要只停留在聽講座; 要好好的讀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分享 for Kid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